“有一个传说,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,它一生只唱一次,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。”
——《荆棘鸟》
读到这句来自《荆棘鸟》的语录,我脑海里浮现出一只孤独却执着的鸟儿,它用尽一生,只为那一瞬间的绝美歌声。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这一代年轻人——那些在快节奏都市里奔波、在996与内卷中挣扎、在梦想与现实间游走的年轻人。我们每个人心中,或许都有一只“荆棘鸟”,渴望着唱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次歌声,但现实的荆棘却无处不在。

年轻人的“荆棘”:现实的重量
如今的年轻人,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却也布满挑战的时代。房价高企、职场竞争激烈、生活成本节节攀升,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“荆棘”。根据2025年的数据,一线城市如北京、上海的平均房价依然在每平米7-10万元区间,普通年轻人即使月薪过万,也需要几十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一套房。职场上,AI技术的普及让许多传统岗位面临裁员风险,而新兴行业对技能的要求又让人喘不过气。社交媒体上,别人光鲜亮丽的生活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自己的平凡与无力。
更别提心理上的压力了。2024年的一份调查显示,超过60%的90后和00后表示自己有轻度或中度的焦虑感。害怕“35岁危机”、担心职业天花板、恐惧被时代抛弃……这些情绪像荆棘一样,扎根在每个年轻人的心头。我们渴望像荆棘鸟那样,唱出震撼人心的歌声,可现实却让我们一次次低头,逼我们学会妥协。
梦想的歌声:依然值得追逐
尽管如此,荆棘鸟的传说之所以动人,不正是因为它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那一次歌声吗?年轻人的梦想也是如此。无论是想成为独立音乐人、创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,还是希望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的故事,每一个梦想都像那只鸟儿的歌声,独特而珍贵。
我认识一个朋友小李,他大学学的是金融,却一直梦想做插画师。毕业后,他进入了一家银行,朝九晚五,收入稳定,但每天加班到深夜的他,觉得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远。去年,他终于下定决心辞职,靠着平时攒下的积蓄和接单的零散工作,专心画画。现在,他的作品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崭露头角,虽然收入远不如从前,但他却说:“画画的时候,我觉得自己像荆棘鸟,终于唱出了自己的声音。”
小李的故事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复制,但它提醒我们:梦想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。它可能需要你放弃安稳的生活,刺破舒适区的保护层,甚至让你遍体伤。就像荆棘鸟,唱出那一次歌声的代价——但那歌声,值得吗?
在荆棘中找到平衡:现实与梦想的共存之道
当然,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像小李这样义无反顾。更多人需要在现实与梦想间找到平衡。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建议,或许能帮你在荆棘丛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歌声:
1、接受现实,但别被它定义
现实是残酷的,但它不应该成为你放弃梦想的理由。试着把梦想拆解成小目标,比如每天花一小时学习新技能、每周创作一件作品。时间会帮你积累,慢慢靠近那只“荆棘鸟”。
2、找到支持你的圈子
社交媒体时代,我们很容易被别人的成功刺激,但也别忘了,网上还有无数和你一样在追梦的人。加入兴趣小组、参与线下活动,找到那些能理解你“歌声”的人,他们会给你力量。
3、允许自己“唱得不好”
荆棘鸟的歌声之所以动人,是因为它倾尽所有。你的第一次尝试可能不完美,但那又怎样?允许自己失败、跌倒,再爬起来继续唱。
4、照顾好自己,别让荆棘刺得太深
追梦路上,别忘了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。规律作息、适当运动、偶尔给自己放个假,这些都是为了让你有更持久的力气去唱那首歌。

写在最后:你的歌声,世界在听
《荆棘鸟》里的那只鸟儿,用一生换一次歌声,唱完便坠落。我们的青春或许没有这么悲壮,但每一次为梦想的努力,都是在荆棘上绽放的瞬间。无论你是正在为生活奔波的打工人,还是在深夜默默磨练技能的追梦者,你的每一次尝试,都是在唱属于自己的歌。
这个世界或许嘈杂,但它总会为真诚的歌声驻足。愿你我都能像荆棘鸟一样,不惧刺痛,勇敢地唱出那一次歌声——即使只有一次,也足以让人生无悔。
后记:写这篇文章时,我也在思考自己的“荆棘鸟”是什么。或许是写下这些文字,分享给更多人;或许是未来的某一天,能用自己的方式让世界听见我的声音。你呢?你的“歌声”是什么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!